第二屆電子信息青年學者論壇在西電圓滿召開
西電新聞網訊(通訊員 程榮剛)11月18日~19日,第二屆電子信息青年學者論壇(EIES2017)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校區圓滿召開。論壇由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辦,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陜西省電子學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協和中國電子學會青年科學家俱樂部雷達與信號處理系統專委會協辦。
本屆論壇是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年度學術交流計劃的一部分,由陳渤教授發起并擔任大會主席,中國電科集團第三十八研究所張春城部長開幕式致辭,實驗室主任劉宏偉教授閉幕式致辭。劉宏偉教授介紹了組織本次論壇的背景,旨在搭建一個以青年學者為主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電子信息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 與合作,碰撞思想,啟迪智慧,加強交流,共同發展。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宏偉教授在閉幕式致辭
本屆論壇特邀到了16位電子信息相關領域優秀青年學者作特邀報告,其中包括:清華大學的劉一民、魯繼文和陶曉明,浙江大學的鄭史烈,西安交通大學的孫宏濱,西北工業大學的戴玉超和陳捷,電子科技大學的崔國龍,南京理工大學的楊在,上海理工大學的朱亦鳴,西南交通大學的鄒喜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所的劉亞鋒,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的李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白雪茹、劉軍和鄭紀彬。報告涉及了高分辨率無人機載偵察雷達系統、基于頻率捷變的波形設計與信號處理技術、約束非凸二次優化理論與應用、雷達精細化檢測成像技術、基于EEG的移動視頻用戶體驗質量技術、多通道頻率估計的原子范數方法與理論、基于優化的無線通信資源分配技術、復雜環境空天目標高分辨雷達成像技術、太赫茲近距離成像應用、渦旋電磁波特性及其應用、微波光子檢測與感知、雷達自適應檢測理論與應用、深度度量學習、網絡中的分布式自適應學習、超高清視頻顯示處理的算法與VLSI架構協同設計、單目視覺的復雜動態場景三維幾何重建等多個電子信息領域前沿方向,涵蓋了雷達與通信信號處理、新型感知技術到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等四個方面,既有深入的理論研究也有實際的工程應用。每位青年學者均以自己的工作為基礎,介紹和展示了各自領域較為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對后續相關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展望與討論。精彩的報告也得到了與會師生的高度評價,相關報告內容也將在稍后上傳至大會主頁。
本屆論壇不僅讓與會者了解了當前科技前沿領域的發展現狀、展現最新研究成果和探討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同時促進了不同學科和領域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更進一步提升了學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做出貢獻。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將進一步提高組織水平,將該論壇持續辦下去,打造成為國內電子信息領域學術交流的一個品牌。
本屆論壇展現出較高的學術水準,較強的前沿性和多學科交叉性,學術氛圍十分濃厚,得到了國內多家單位的關注,網上和現場注冊參會人員七百余人,單位60余家,包括軍隊院校5家(國防科技大學、HJJ工程大學、KJ工程大學、KJ預警學院、武警工程大學),地方高校16家(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民航大學等),工業部門36家(中國電科14所、20所和29所,中國兵器203所和206所,航天504所和8511所,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西北核技術研究所,西安測繪研究所,上海航天局,中興通訊等)。